心理:别把老人叫“老”了
摘要: 国人的“尊老敬老”,通常都会很明显地体现在称呼上。如“老先生”、“老人家”等冠以“老”字头的叫法,就让人由生一种尊重之感。但随
国人的“尊老敬老”,通常都会很明显地体现在称呼上。如“老先生”、“老人家”等冠以“老”字头的叫法,就让人由生一种尊重之感。但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,把人往老字辈上“架”,以示尊重的传统正在悄悄转变。
年届五十的梁先生,就曾感受了一把因称呼引发的郁闷。那年春节,同事带着孩子来拜年,1岁多的小朋友张口就亲切地叫了声“爷爷”,梁先生一听,心里犯起了嘀咕:“我有那么老吗?”于是赶紧纠正孩子,“要叫舅舅。”孩子满口答应,可谁知,临走前仍是脆生生地道了句:“爷爷,再见!”梁先生为此着实郁闷了很久。
其实,与梁先生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。我老爸就很有意思。因为面相比较老,经常有年轻人叫他“老人家”、“大爷”,每到这时,他就会自动屏蔽这些称呼,不爱搭理;若是碰到人家喊他“老哥”,他就会迅速答应。对面楼上的张大妈,也时常纠正小孩子给她的“奶奶”称呼,一定要让他们改叫“阿姨”。
要我看,这还真是个好事。你看国外很多老人,尽管苍苍,甚至步履蹒跚,心态却仍然年轻,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比较高。这或者就有称呼上的原因,因为他们对男性均称“某某先生”,对女士都叫“某某女士”,就是在家里,小辈也可以直呼其名或昵称。
把人叫年轻,就像给老人灌输“您还年轻”的概念,久了,老人会更注重保养,心态也变得年轻。从今天开始,年轻人不妨试着换个称呼,把老人叫年轻点;老人也不妨放下长辈的架子,试试跟“小朋友们”称兄道弟,感受一下别样的青春。
(实习编辑:朱东漫)
- 上一篇:不良情绪的自我转移治愈
- 下一篇:刘心武“心灵养生操”六套
论坛登录

中国老年网 | 中国夕阳红网 | CCTV-夕阳红网 | 中国老年报 | 大众医药网 | 华人骨科专业资讯网 | 医生在线 | 银发网 |
北方老年网 | 中华疼痛学会 | 中华健康老年网 | 中国解剖网 | 跨平台建站 |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| 老小孩网 | 丁香园 |
凤凰网论坛 | 人民网--健康 | CCTV-健康频道 | 中国骨科网 |
中健网 |
中华网--健康频道 | 39健康网 | 健康报 |
脚本素材特效之家 |
|
|
|
||||
|
|
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