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辨治骨质疏松症
摘要: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中医认为骨的强健与否与肾的强弱有直接关系,肾气充盛则筋骨劲强。 中医病症中虽然没有骨质疏松一说,但它的表
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中医认为骨的强健与否与肾的强弱有直接关系,肾气充盛则筋骨劲强。
中医病症中虽然没有骨质疏松一说,但它的表现包括在肾虚、腰痛、骨痿等症候中,
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则是从补肾入手。绝经后妇女其表现为腰背疼痛难忍,或兼见眩晕、心悸、失眠,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阴虚证候或兼见畏寒、肢冷、便溏,舌淡苔白、脉迟弱等阳虚表现。此时肾精不足是其根本病因。治以补肾益精,调整阴阳为原则。
药用:熟地20克,杜仲、山药、枸杞子各15克,菟丝子10克。偏阴虚者可加生牡蛎30克,丹皮、龟板各10克;偏阳虚者可加仙灵脾15克,仙茅、蛇床子各10克,川断12克。每周服用3剂,每剂水煎分3次服,隔日1剂。老年人其表现为腰膝疼痛甚至全身骨痛、极度乏力,兼见畏寒肢冷且以下肢为重,或有精神萎靡、五更泄泻,舌淡胖、苔白、脉弱。此为年高肾精亏损,不能养骨。治以补肾填精,温阳壮骨。药用:熟地30克,狗脊、川断、沙苑蒺藜各15克,补骨脂、菟丝子各10克,当归、鹿角胶各12克,牛膝6克。用法同上。高龄骨折者往往较难愈合,及时应用补肾填精壮骨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。
药用:熟地20克,骨碎补、枸杞子、菟丝子、龟板(酒炙)、当归、炙黄芪各10克,川 断、桑寄生各15克。用法同上。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补肾法治疗也须一个较长的阶段才能奏效,长期小剂量应用才能使肾之精气逐渐恢复,消除症状。
来源:健康网
- 上一篇: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有优势
- 下一篇:长期卧床的病人怎样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骨质疏
论坛登录

中国老年网 | 中国夕阳红网 | CCTV-夕阳红网 | 中国老年报 | 大众医药网 | 华人骨科专业资讯网 | 医生在线 | 银发网 |
北方老年网 | 中华疼痛学会 | 中华健康老年网 | 中国解剖网 | 跨平台建站 |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| 老小孩网 | 丁香园 |
凤凰网论坛 | 人民网--健康 | CCTV-健康频道 | 中国骨科网 |
中健网 |
中华网--健康频道 | 39健康网 | 健康报 |
|
|
|
|||||
|
|
|
